close
十年以前,剛上小學的我在電視上第一次看到了一部叫做《灌籃高手》的動畫片。看畢《聖鬥士星矢》的我才被一個瀟灑的天馬流星拳“打”得恍恍惚惚,又猛地被一記帥呆了的灌籃擊中,眼冒金星之余不禁驚呼:原來籃球可以這麽好玩!
十年以後,我窩在寢室的床上激動地翻看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不知何時引進的正版漫畫擺在校門口書店的架子上,鮮人問津。“灌籃高手 井上雄彥”,發現它們時,在題山卷海裏昏天黑地地爬行了好久的我被這熟悉的幾個字猛然拉起來。錢包“大出血”之後,我喜滋滋地抱著還散著油墨香的書回到寢室,像翻開童年相冊一樣把它們鋪開。黑白灰三色織成的故事猛然闖入了我的視野。每翻開一頁,就會重新感到一股青春熱血的氣息。它們滾滾撲面而來,讓我全身的血流都隨之微微發燙。
1990年,第42期的《周刊少年JUMP》封面上出現了一個陌生臉孔的少年:濃眉、紅發、不標准的姿勢,他用手奮力托住籃球欲將其灌入籃筐。
從此,一部叫《SLAM DUNK》的漫畫隨著這一記灌籃鋪開了一段關于夢想的故事。
《SLAM DUNK》,中文譯名“灌籃高手”,港台地區譯作“籃球飛人”。這個關于一群熱愛籃球的少年追逐夢想的故事,伴著我們這群80年代末出生的人走過了整個小學時代。
小時侯覺得籃球只是一種普通運動罷了,那時只隱約知道有一個打球很厲害的黑人叫喬丹,總覺得這種把球打進框就能得分的遊戲沒什麽意思。我一年級時,電視台開始播放《灌籃高手》。從那時起,連球都拍不穩的我還非要在電視前扯著嗓子“傳球”“射籃”地亂喊。從初看到重溫,再到一遍遍的反複,一年又一年,感動從未腿色。
關于人物
這年頭,動漫越來越演繹出美形當道的趨勢。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少年們在屏幕上來來往往,一個動人的眼神,一個閃亮的POSE,足以讓電視前的一些觀衆心醉神迷。然而十年前,在那個美少年還沒有滿天飛的時代,我們看到《灌籃高手》中一組不完美的群像,在故事進行的同時慢慢展開。美少年們帶給人的是完美的夢境,而《灌籃高手》中的一張張面孔卻真實可觸。其中也有俊美的少年,但不像虛幻的天使臉孔一樣千人一面,遙不可及,而是用各自的不完美組成一個活生生的群體,讓電視機前的我們望著追逐夢想的他們,感歎著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該這樣活。每一張臉都是一個故事,當這些故事走到一起時,便是一段再真實不過的生活。
關于團隊
經常看到漫畫中的籃球隊員們圍成一圈,將手疊在一起,大喊道:“我們是——最強的!”
因爲有著共同的對籃球的熱愛,一些本來毫不相幹的人走到一起,在不斷的磨合中産生了友情與默契。不論是一個小小的“軍團”,還是一支數十人的籃球隊,每個人都按一樣的節奏行動著。還記得第一部裏對戰山王高中那一場,湘北隊員這邊拼命防守,那邊奮力搶球,都是爲了能讓筋疲力盡的三井投入一個三分球。漫畫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有同學不住感歎“真是悲壯的一戰啊,他們的配合太感人了”。是信任把場上的五人無聲地連在了一起。打籃球不是個人秀,沒有了好的隊友,沒有了凝聚力,隊伍就是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就像陵南隊的魚住說的,“我不需要爭當團隊的主角”,隊員在各自的位置上打好才是最重要的。
團隊就有這樣的魔力,它可以讓原本不和甚至敵對的人站到同一條戰線上。看著隊員們在球場上打配合,那種驚人的默契讓人有說不出的感動。
關于熱愛
漫畫中最打動人的,就是少年們對籃球純粹的熱愛和激情。這股力量強得驚人,它能夠讓浪子回頭,讓人百煉成鋼,讓一群充滿活力的少年爲自己的夢想揮灑汗水,不曾言棄,一步步接近稱霸全國的目標。到底有怎樣的熱愛呢?一句“我喜歡打籃球”已足夠。“熱愛”,不論在漫畫還是現實中都是那麽催人奮進。井上自己也曾說:“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所擁有的只是熱情、野心,以及對籃球的熱愛。那時候的技巧和知識都很缺乏,但是,畫著畫著,自己也感覺越畫越好,每周都著了迷似的作畫……”
其實我們對《灌籃高手》也有說不出的熱愛呢,甚至至今仍受其中的精神影響著。雖然我們正過著和故事中描述的相差太遠的高中生活,但我們一樣可以心懷夢想,不斷在生活中磨練自己。我想漫畫作者一定是想向我們傳達這樣積極的意思吧。看著故事中的人物們堅定的目光,聽著他們衝天的呐喊聲,我們再沒有理由說放棄。
關于夢想
漫畫裏的夢想是那麽簡單、直白。“稱霸全國”,四字一出,瞬即抓住所有人的心。不要說它不切實際,人一旦認真起來,一切皆有可能。漫畫的主角是個單細胞的家夥,一受激勵就不顧死活拼命往前衝,並取得驚人的進步。雖然現實中幾乎沒有這樣的人,但漫畫裏的夢想和現實中的夢想還是相通的——至少有一點相同:不去拼搏的話,一切夢想都只是空談。我們在爲比賽的激烈而緊張,然後爲勝利而歡呼不已的時候,是否想過那些隊員每天的拼命練習?平日裏再怎樣胡鬧、不務正業的家夥,只要一觸到籃球,便立刻變了眼神,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中去。不論是枯燥的基礎訓練,還是投籃兩萬球,都一絲不苟地完成,他們才有足夠的膽量喊出“稱霸全國”的夢想。
關于現實
有人說,《灌籃高手》太不現實了,怎麽可能在滿是蘿蔔腿公民的日本,隨隨便便一個高中就能冒出幾個身長奇高的學生,而且個個相貌不俗?說這話的人應該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每部作品都應該留有它對生活的升華的空間。漫畫有它的誇張之處,但看看裏面的每一個人吧,他們都有著不同的而且不完美的性格,但在不斷的互相影響中,大家都把自己漸漸融入到了一個大環境中去。故事中穿梭著這樣那樣的心路曆程,從開頭直到結尾。它是如此地真實,甚至讓你覺得,故事中的少年,也許還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某個地方;甚至讓你感到,就在今天的某個時刻,他們正挎著運動包,從某一條林蔭道上走過;甚至讓你感到,籃球場上某個鏽蝕的籃筐,還在因剛才的灌籃而嘎嘎作響……
尾聲
《灌籃高手》是我們這一代人共有的回憶。我們始終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注視著一段段流光溢彩的年華在一雙雙手中綻出最華麗的火花。這種體驗的奇妙之處就在于,虛構的情節帶給我們的是真切的感受——
仿佛自己一躍,天空也觸手可及。
下載:《灌籃高手》
十年以後,我窩在寢室的床上激動地翻看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不知何時引進的正版漫畫擺在校門口書店的架子上,鮮人問津。“灌籃高手 井上雄彥”,發現它們時,在題山卷海裏昏天黑地地爬行了好久的我被這熟悉的幾個字猛然拉起來。錢包“大出血”之後,我喜滋滋地抱著還散著油墨香的書回到寢室,像翻開童年相冊一樣把它們鋪開。黑白灰三色織成的故事猛然闖入了我的視野。每翻開一頁,就會重新感到一股青春熱血的氣息。它們滾滾撲面而來,讓我全身的血流都隨之微微發燙。
1990年,第42期的《周刊少年JUMP》封面上出現了一個陌生臉孔的少年:濃眉、紅發、不標准的姿勢,他用手奮力托住籃球欲將其灌入籃筐。
從此,一部叫《SLAM DUNK》的漫畫隨著這一記灌籃鋪開了一段關于夢想的故事。
《SLAM DUNK》,中文譯名“灌籃高手”,港台地區譯作“籃球飛人”。這個關于一群熱愛籃球的少年追逐夢想的故事,伴著我們這群80年代末出生的人走過了整個小學時代。
小時侯覺得籃球只是一種普通運動罷了,那時只隱約知道有一個打球很厲害的黑人叫喬丹,總覺得這種把球打進框就能得分的遊戲沒什麽意思。我一年級時,電視台開始播放《灌籃高手》。從那時起,連球都拍不穩的我還非要在電視前扯著嗓子“傳球”“射籃”地亂喊。從初看到重溫,再到一遍遍的反複,一年又一年,感動從未腿色。
關于人物
這年頭,動漫越來越演繹出美形當道的趨勢。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少年們在屏幕上來來往往,一個動人的眼神,一個閃亮的POSE,足以讓電視前的一些觀衆心醉神迷。然而十年前,在那個美少年還沒有滿天飛的時代,我們看到《灌籃高手》中一組不完美的群像,在故事進行的同時慢慢展開。美少年們帶給人的是完美的夢境,而《灌籃高手》中的一張張面孔卻真實可觸。其中也有俊美的少年,但不像虛幻的天使臉孔一樣千人一面,遙不可及,而是用各自的不完美組成一個活生生的群體,讓電視機前的我們望著追逐夢想的他們,感歎著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該這樣活。每一張臉都是一個故事,當這些故事走到一起時,便是一段再真實不過的生活。
關于團隊
經常看到漫畫中的籃球隊員們圍成一圈,將手疊在一起,大喊道:“我們是——最強的!”
因爲有著共同的對籃球的熱愛,一些本來毫不相幹的人走到一起,在不斷的磨合中産生了友情與默契。不論是一個小小的“軍團”,還是一支數十人的籃球隊,每個人都按一樣的節奏行動著。還記得第一部裏對戰山王高中那一場,湘北隊員這邊拼命防守,那邊奮力搶球,都是爲了能讓筋疲力盡的三井投入一個三分球。漫畫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有同學不住感歎“真是悲壯的一戰啊,他們的配合太感人了”。是信任把場上的五人無聲地連在了一起。打籃球不是個人秀,沒有了好的隊友,沒有了凝聚力,隊伍就是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就像陵南隊的魚住說的,“我不需要爭當團隊的主角”,隊員在各自的位置上打好才是最重要的。
團隊就有這樣的魔力,它可以讓原本不和甚至敵對的人站到同一條戰線上。看著隊員們在球場上打配合,那種驚人的默契讓人有說不出的感動。
關于熱愛
漫畫中最打動人的,就是少年們對籃球純粹的熱愛和激情。這股力量強得驚人,它能夠讓浪子回頭,讓人百煉成鋼,讓一群充滿活力的少年爲自己的夢想揮灑汗水,不曾言棄,一步步接近稱霸全國的目標。到底有怎樣的熱愛呢?一句“我喜歡打籃球”已足夠。“熱愛”,不論在漫畫還是現實中都是那麽催人奮進。井上自己也曾說:“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所擁有的只是熱情、野心,以及對籃球的熱愛。那時候的技巧和知識都很缺乏,但是,畫著畫著,自己也感覺越畫越好,每周都著了迷似的作畫……”
其實我們對《灌籃高手》也有說不出的熱愛呢,甚至至今仍受其中的精神影響著。雖然我們正過著和故事中描述的相差太遠的高中生活,但我們一樣可以心懷夢想,不斷在生活中磨練自己。我想漫畫作者一定是想向我們傳達這樣積極的意思吧。看著故事中的人物們堅定的目光,聽著他們衝天的呐喊聲,我們再沒有理由說放棄。
關于夢想
漫畫裏的夢想是那麽簡單、直白。“稱霸全國”,四字一出,瞬即抓住所有人的心。不要說它不切實際,人一旦認真起來,一切皆有可能。漫畫的主角是個單細胞的家夥,一受激勵就不顧死活拼命往前衝,並取得驚人的進步。雖然現實中幾乎沒有這樣的人,但漫畫裏的夢想和現實中的夢想還是相通的——至少有一點相同:不去拼搏的話,一切夢想都只是空談。我們在爲比賽的激烈而緊張,然後爲勝利而歡呼不已的時候,是否想過那些隊員每天的拼命練習?平日裏再怎樣胡鬧、不務正業的家夥,只要一觸到籃球,便立刻變了眼神,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中去。不論是枯燥的基礎訓練,還是投籃兩萬球,都一絲不苟地完成,他們才有足夠的膽量喊出“稱霸全國”的夢想。
關于現實
有人說,《灌籃高手》太不現實了,怎麽可能在滿是蘿蔔腿公民的日本,隨隨便便一個高中就能冒出幾個身長奇高的學生,而且個個相貌不俗?說這話的人應該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每部作品都應該留有它對生活的升華的空間。漫畫有它的誇張之處,但看看裏面的每一個人吧,他們都有著不同的而且不完美的性格,但在不斷的互相影響中,大家都把自己漸漸融入到了一個大環境中去。故事中穿梭著這樣那樣的心路曆程,從開頭直到結尾。它是如此地真實,甚至讓你覺得,故事中的少年,也許還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某個地方;甚至讓你感到,就在今天的某個時刻,他們正挎著運動包,從某一條林蔭道上走過;甚至讓你感到,籃球場上某個鏽蝕的籃筐,還在因剛才的灌籃而嘎嘎作響……
尾聲
《灌籃高手》是我們這一代人共有的回憶。我們始終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注視著一段段流光溢彩的年華在一雙雙手中綻出最華麗的火花。這種體驗的奇妙之處就在于,虛構的情節帶給我們的是真切的感受——
仿佛自己一躍,天空也觸手可及。
下載:《灌籃高手》
全站熱搜